雅昌首页
求购单(0) 消息
陈芳桂首页资讯资讯详细

【观点】试论李可染的传统与创新

2015-10-13 11:19:07 来源:艺术家提供作者:
A-A+

  如何对待传统?如何去创新?这是我们美术界一直最为关注的话题。我以为,这个问题,李可染先生以他大量杰出的作品、精辟的论述,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解释,树立了典范。

  李可染先生的画最新:

  如《雨中漓江》,蒙蒙的细雨,给漓江披上一层纱罗,高耸的群峰,树木茏葱的江岸,一切一切,尽在蒙蒙细雨之中。夹岸的民居,成行的渔舟,却以焦墨线醒出,让淡淡的画幅有了坚挺的“骨”,又突出了主体。细看江岸的树木,都是淡墨层层勾、擦而成,切施以淡淡的花青,丰富无比,耐咀耐嚼。远看便成淡淡一片银灰,美极了!这正是雨中的的江山,却又并非自然的如实描摹,他画出了一种来源于自然,又不同于自然的美。品味画中形象,无一不是用传统手法画出,其意境又远非前人作品所能有!笔笔是传统,处处皆新意!古人不曾用过的,也许就只那江中几笔倒影罢了。

  又如1986年的《雨后夕阳图》,逆光中黑压压一座山头,充塞画面。正中迎面淌来的小河以及桥梁、房舍、树木被落日的逆光照的熠熠生辉。山头的黑,衬托得它们益发明亮;他们的亮又打破了山头这硕大的黑块,反衬得山头更黑更重。山头那么大,不平不板,下有房舍、树木的点缀,上有山头自身笔墨与赭色的丰富变化。右边一条空间,烟霭迷蒙造成了深远无尽之感,真是妙趣无穷。

  这幅画的效果是前人不曾有的,如此大胆!如此新颖!似是反常,实又合理。西画的明暗手法,被悄悄地引入了画中。这明暗,是用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表达出来的。重拙的焦墨线,如石刻、如金文,一点一画,都透出苍莽稚拙。变化莫测的墨色,沉而透,润而苍,愈黑愈亮。笔与墨浑沦一片,反复积染,却绝不是玩弄笔墨,一切为了写出落日依依的苍茫暮色,写出此时此景的心中所感。没有传统的笔墨,不能如此耐咀嚼,有韵味;没有西法的巧妙应用,不能给人以如此强烈的震撼,不能有如此新鲜的感觉。笔笔是传统,笔笔含西法。

  近处的亮树是李可染一大创造。画山水前人都将近树画得很黑,中景远景渐渐淡过去以求推出空间。这样,面积最大的中、远景便不能太黑、太重,整个作品定然轻一点。李可染反过来,将中景推到最黑、最重,近处的树木反倒最亮,绿叶与树干的反差也最大。树拉近了,中景也就推远了,整幅作品就极重、极黑,用其他办法,都绝不能画得这样重厚。真是“前无古人”!

  李可染先生从写生中悟得此法,逆光下的山谷,每见此景,光从山头上迎面射来,定然山头苍黑,树木却照得通明透亮。李可染先生聪明地将此自然现象用到画里,创造出前所未见,却有合情合理的最重厚的艺术形象。

  搞艺术“新”太重要了,在某些人眼中,中国画似乎是陈陈相因,千人一面。其实,创新力求有自己独特的风貌,正是历代大师名留千古的必备条件。当然,其前提仍然是必须“画得好”。从顾恺之、吴道子、李思训、王维一路下来,五代、北宋诸家、南宋四家、元四家、清初四僧、四王、龚贤、扬州八怪、海上诸家直到吴昌硕、齐白石、黄宾宏,哪一个不是在画坛添了一枝新花,写下新的一页?中国画史上,不存在没有创新、没有自己面目的大家。中国画的历史,就是一部创新史。创新二字,正式中国画的传统。当然,中国画的创新,是有“度”的,不会这人去摆马桶,那人去摔提琴,陈列用过的卫生巾,定然为中国人所不齿。

  山水画到黄宾虹,已经悟彻了笔墨的奥义,传统技法演绎到了高峰,李可染先生引西画观念、技法入画,正是他的大才高识,也是中国画历史的必然。

  当今,创新已成为画界的共识,可是,成功者并不多。究其原因,大都是还没有把画“画好”,就急着创新。结果,尽管面世时形式新,或者“观念新”,却不耐咀嚼。而且,转眼之间,你的“新”又被后面潮涌而来的“新”所淹没。无根之木,无源之水,岂能久远!

  中国画讲究笔墨,深谙点线妙趣。写字的人就懂笔墨,其由来少说也有两千年之久。书法中,线与点的无尽内涵,中国文人尺头了,已经成为民族的审美观,一切造型艺术的审美标准。中国画笔墨的讲究,绝不是少数人倡导得起来的。它后面有浑厚的民族根基、历史渊源。画中国画,离开这个根本,定然无成。创新,无论怎么都可以,就是不能没有精妙传神的笔墨,这就是传统的精义。

  李可染先生的高见卓识,就在于他深明此理,力行此道。他本来画油画,搞木刻,后来却拜齐白石、黄宾虹为师,研究齐、黄的笔墨,他发现齐白石行笔的要诀是“慢”;发现积墨法的妙用,“唯”黄宾虹老人深得此道三昧。可染先生领悟了古人“金铁烟云”之义,力求“画如金石,体若飞动”。讲究“无起止之迹”,笔墨不是孤立的符号,而要“与自然形象紧密结合”,“化为自然的形象”。

  对于传统,李可染先生不是浅尝辄止,而是“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”。不是学来一些皮毛,而是“所要者魂”。读可染先生的作品,就立见他传统工夫之深,尤其是笔墨了不起。

  李可染先生最重传统,却不让传统框住自己,对于有用、可用的西画手法,西画观念,他放手拿来。他“认为中国画、山水画学点素描是可以的,或者说是必要的”。“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”。“看来我的素描学习不是多了,而是少了”。

  传统与西法两者的位置,李可染先生是非常明确:传统是血缘的关系,必须继承、发展,外来文化则是营养的关系。

  在创作实践中,李可染先生就是这么做的。如:1965年的《青山密林图》,透过林木,水田平展,直到山脚,山光水影,奇妙无比。又如1974年的《水墨小品》浓重的山头下,小亭、树木闪烁于背光之中,水墨淋漓,令观者叹服。没有西法吸收,没有光的运用,决不会有这种前无古人的妙趣。光的运用,如不是“化”到中国画体系中来,通过传统浑厚的笔墨来表达,就会生硬,就会非驴非马。

  曾国藩、李鸿章领头的“洋务派”,在西学东渐之际,提出了“中学为体,西学为用”的口号,李可染先生在中国画吸收西法的实践中,正式暗合了这个口号。素描、色彩、光影的吸收,只能是“用”,而不是“体”。“体”在这里指中国画的内在本质。用是体的功能,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。

  山水画,画的是中国人对于自然山川的感觉与领悟。传统,也就是前代画家艺术实践的经验与总结。它是中国画这种工具材料性能的充分发挥,是这种工具材料表现大自然的技法的最佳选择。同时,它也是中国人对大自然,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与审美理念。它也就表现了中国人对宇宙万物,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领悟,亦即对“道”的领悟。“天人合一”、“大为美”、“朴”、“自然”等等哲学理念,全都体现了中国画的传统之中。实际上,正式这种理念的体现,让中国画牢牢地根植于中华大地这块无根的厚土之上。

  中国画的传统如此源远流长、根基深厚,它却绝不是一个固化、保守的模式,在经典文献《大学》之中,开篇的几句话就提到了“日日新,又日新”。创新、发展是中国哲学的重要范畴。中国画表面上重“法古”,股子里重创新。山水画家的成长,只从前人的画中去学,而不直接到大自然中去学,是走不通的,不能想象一个不出城市,埋在纸堆中的人能画好山水。古人已经明确要“师造化”,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,是中国画创作的根本。没有直接在山川中得来的独特感受,就无法走出前人的樊篱,创造自己的面目。李可染先生对此极为明确,他说:“艺术是从生活里来的,艺术工作者不能深入生活,他就不可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”。

  1954年起,他“多次写生,行程数十万里”。李可染先生写生,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法,“对景创作”。一般人写生是记一记形象,回家再画作品,这样最容易重复自己固有的表现手法,弄成老一套的定式。李可染先生是坐在实地画,不仅仅是记一形象,而是研究怎么把“这一个”自然的形象,变成画面的艺术形象。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描摹自然的过程,而是一个观察、体会、创作、升华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李可染先生用自己从传统中学得的精神和笔墨,也用上了从油画、素描中学得的手段,动用自己的全部积累,表现当时的实地感受,而且要用中国画的笔墨去表现出来。这实质上就是在“创作”,这样李可染创造出自己一套独特的技法,画出了许多极为精彩的作品。

  如《拙政园》中繁茂的树林与亭阁的组合,如《巫峡百步梯》中石山的感觉的表达和那小块留白运用,如绍兴城那奇妙的章法,如重庆山城那先画线骨,层层积染,浑成遗体的技法。这一批写生为中国画怎样表现山川自然开拓了新境界。特别是他到欧洲的一批写生,那尖塔耸立的大教堂,令人叫绝。我们看得出坚挺繁复的建筑是石质,看得出参差的人权是白人。他画歌德小屋,阴森的古木与小屋传达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古典美。这些画都“新”极了,细细分析其手法,又无不深合传统。其表现力无与伦比,成为中国画史上写生作品的典范。

  在《我的话》中,李可染先生写道:“认识到传统必须受生活检验决定其取舍,而新的创造是作者在大自然中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的规律,通过思维、实践发展而产生的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”。

  “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,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”。这是李可染先生早年有心变革中国画的座右铭。李可染先生确实就这么做了,而且成功了。他为此奋斗了几十年。

  求学时期,他学过中国画,又在国立杭州艺专受了正规的西画训练。40岁,拜齐、黄为师,得以“略窥中国画堂奥”。50年代,他多次写生,“行程数十万里”。他“废画三千”,经历了“七十二难”,终于“千难一易”,他成功了,他“发现了前人没有发现的新的规律”,创造出新的“艺术境界和表现形式”,写成中国画历史的新篇章。


  参考资料

  1、《李可染》梅墨生著

  2、《李可染画论》王琢辑录

  3、《李可染论艺术》中国画研究院编

  4、《李可染研究》孙美兰著

  5、《李可染书画集》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

  6、《李可染册页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

  7、《李可染画集》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

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,主要作为艺术信息、艺术展示、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。以世界文艺为核心,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。旨在传播艺术,创造艺术,运用艺术,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。

联系电话:400-601-8111-1-1地址: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

返回顶部
关闭
微官网二维码

陈芳桂

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
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

分享到: